網頁

那張病床死過人,我要換床!


那張病床死過人,我要換床!

「那張病床死過人」家屬鬧護理站

「這床的病人昨天才過世,我不要住這張,我要換床!」
護理師:「老實跟你們說好了,每一張床都有病人往生過。」

今天分享以上這則新聞。
結果,網友有一些不錯的回應,收集在此和大家分享:

1.「怎麼不說這張病床也救過很多人~」
真的是正向思考,讚!

2.「當我入住病床,會先在床上恭誦一部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,迴向功德予週遭生靈結好緣,心理感覺更安穩,好像多請幾位特別看護,多了護持,有助病情好轉,此言不虚,屢試不爽 !

3.「拜託,千萬別告訴家屬,唯一沒躺過死人的床,在醫師值班室」
我才講完,馬上被資深人員打槍:「其實,也是有啊~」
「拜託,那就不要跟值班醫師說吼~」

4.「哈....看完笑翻了我,我們會翻床墊欸.....
「可時,翻過來的那一面,就是"上上一個』死人躺過的啊!」
好像也對!

5.「那張病床不死人,我比較怕躺到有史加比的。」
死人躺過沒關係,史加比躺過的,我不要!
真的!史加比(Scabies) 疥瘡的傳染力很強,被傳染的話,癢死了!


6.「安捏喔! 啊不然,要不要自己帶躺椅來啊?也可以帶帳篷 

7.「這裡是醫院,難道還是旅館嗎?」
「其實旅館也是有人......

8.「有一種床是病都好了,可以回家了,要嗎?」

9.「那…要不要跟他們說… 其實他們ㄧ直都在各角落…」

10.「半夜再來護理站吵沒病房床位,等一下熱的就先給你,只換床單讓你體會上一位的溫度~~半夜有床我還不敢要,因為誰會半夜出院?」
真的,半夜誰會辦出院啊?

11.「太平間,那裡都沒有死過人,因為都死了才推進去睡的!」

12.「地球這裏也死過很多人」
「也對,每分每秒都有,要去火星嗎?」

13.「放心啦!不會是只有這張床有,醫院到處都有.... 」

14. 「你沒聽過,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嗎?才剛抓過,不會再抓第二個啦!」

我們一般都會將床翻面,你睡上面,他睡下面!喂~ 別亂說!
其實,我們一般都不會跟病人說,病人最好也不要問,免得自尋煩惱。
要想看看,有病床可以住院,已經比在急診等的人好了!
趕快把病治好,就可以出院了!

把聲音留下,幫助別人,也幫助自己

把聲音留下,幫助別人,也幫助自己



有人想要「捐贈器官」幫助人,但是,卻又擔心身體因此「不完整」而「上路」,也要顧及家人的不捨。
一般人,是比較能夠接受「捐血」或是「捐頭髮」,因為只要等個幾個月,捐出去的這些東西,就會再「生回來」。
但是,現在如果告訴你,你可以捐一個對你自己「毫無傷害」、「又不必等待」,馬上就可以捐的東西,而且你所擁有的是源源不絕、捐了也不會變少的東西,你會願意嗎?

要捐的這個東西,就是你的「聲音」!
你心中一定充滿著疑惑:「什麼?聲音也能捐?捐來幹什麼用?

原來聲音也可以捐
525日,我在台灣人工智慧學校,北科大電子系副教授廖元甫老師講「語音與音樂訊號處理」這堂課時,聽到原來有「捐贈聲音」這回事的時候,我就覺得非常的振奮!課後我馬上跟老師說「老師,我知道這件事情的意義,我可以來幫忙宣導!」身為一位重症醫師,我很瞭解這個的重要性!

簡單來說,現在的人工智慧(AI)技術,可以從你「預先存下來」的聲音,拆解分析、再重新組合成你「現在想表達」的句子,而且是「原音重現」,甚至可以做到,依不同情境而有「不同的情感語調」!

舉例來說,你現在用鍵盤敲出「我要吃飯」,系統就會找出你曾經說過的「我」、「要」、「吃」、「飯」的聲音,再把這四個字的聲音,組合成「我要吃飯」,以你「原來的聲音說出來」!(實際上的做法,當然比這個複雜、厲害很多^_^

說到這裡,那你是不是馬上想到「時間簡史」的作者「史蒂芬·霍金」?對!沒錯!這項科技,目前就是要來幫助像他一樣的「漸凍人」。

漸凍人,會漸漸失去活動能力,最終也將失去說話的能力。但是,以現在的科技,他們可以透過電腦打字,發出聲音,就像這段史蒂芬·霍金的演講:

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JQ_qnhCPLxo

由於他的聲音是在1985年以前保存下來的(透過他之前的演講、影帶、錄音等等),所以品質比較沒那麼好,組合出來,還是有點像「機器人在講話」,但是,以現在儲存的聲音品質,組合出來的聲音,已經可以很「自然」了。(雖然現在已經可以用別人的聲音組合出很自然、具有情感的話,但是,霍金在他往生前,依然是使用這「機器人聲音」,因為那已經是世人「辨識」他的方式了,所以,他也不想換

但是,有很多漸凍人是在發病到無法講話時,再回頭去找,其實,他們並沒有像史蒂芬·霍金一樣會留下那麼多的「聲音資料」,因此沒有足夠的「語音資料」可以讓AI去學習。所以,他們需要我們「捐出聲音」把聲音存在「語音銀行」裡,供技術人員挑選最相近病友的語音,修補、合成出病友的聲音。如果有越多的語音讓AI去「學習」,就能夠讓這項技術更成熟,嘉惠有需要的人。

協助漸凍人「發聲」,讓聲音更有溫度
廖元甫老師的團隊現在正在協勵「漸凍人協會」做這一件有意義的事。
歡迎大家「捐獻」聲音,一方面將聲音記錄下來,像存錢一樣,「存下」自己的聲音,也同時協助聲帶受損或無法說話的病友,成為聲音大數據之一,供技術人員挑選最相近病友的語音,修補、合成出病友的聲音。讓他們的聲音「帶有情感、更有溫度」。

有意者請洽漸凍人協會:02-2585-1367

相關的新聞報導

捐贈器官,要等到腦死或是往生了,才能捐!
而且,既使你現在有意願,到時候,還得看家人捨不捨得捐!
捐血或是捐頭髮,也一樣,需要等待;
但是,「聲音」現在就可以捐!可以源源不絕的捐~

Mind the gap 小心月台間隙
我記得金士頓Kingston記憶卡的一個廣告,是改變自一個真實故事。
英國倫敦一名老婦經常到地鐵站,為的是聽「小心月台間隙」的廣播,因為那是她已故丈夫的聲音,她以聽廣播來追思逝去的丈夫。但是,有一天,地鐵的廣播系統更換了,他丈夫的聲音被取代了,令她非常的難過。但是,後來據說,倫敦地鐵還是在那唯一的一站,保留她先生的「廣播」。




這段廣告讓我想到,語音AI處理,不只是能夠幫助「漸凍人」,未來也可能可以幫助我們自己!

幫助自己和家人保存聲音
你想想看,你或許並不會得到漸凍人這個罕見疾病,但是,如果萬一因為意外腫瘤(氣切或是聲帶損傷、切除)而失去發聲的能力,或者更高的可能性是因為腦中風而「口齒不清」時,這項科技能夠「還原你那有情感、有溫度的聲音」,你的家人朋友,再度能夠聽到你那熟悉的聲音,是不是很美好呢?

到了你自己萬一往生的時候,這個「聲音遺產」(至少要5小時的聲音,錄製3500個句子),也許能夠發揮它的作用呢!你可以想像嗎?當你的家人、子孫,在和Siri/Alexa對談時,所發出的聲音「是你自己的聲音」,那將是留給家人最棒的禮物!如果你請自己的長輩,把聲音存起來,未來,長輩離開了,你在思念他們的時候,也能和他們對話,是不是也很美好呢?

這個就像是之前儲存臍帶血的概念,把自己的聲音存在「語音銀行」,以後自己或是家人會用得著,也可以幫助別人,何樂而不為呢?

這樣的科技不是夢,希望廖老師的團隊,有一天能夠協助我們實現這個夢想!

有意捐贈者請洽漸凍人協會:02-2585-13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