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下了診察費,你失去了什麼?



門診中,解說完檢查報告後,也回答了病人的幾個疑問,並做好衛教。
病人:「醫生,我直接回去就可以了嗎?
我當然知道他的意思,他大概心理想著,只是「看」報告而已,又沒有開藥,是不是不用繳費就可以直接回去呢?
我通常都會笑笑的說:「當然要去繳費囉~不然你的電腦裡面不會有你的記錄!
病人通常也都會摸摸鼻子離開,至於會不會在外面跟診間護理師或是櫃枱人員「盧」,我是不知道,反正,我是不會妥協的!

我們或許可以設一台電腦,讓你自己「查看」報告,如果你看得懂的話!(主管機關不是在推動讓病人在線上自己查報告嗎?)(所以,不禁要問,衛生主管機關為何要帶頭踐踏專業?)
但是,如果你要「發問」或是「專業的討論/諮詢/建議」,對不起,你就一定得付掛號費與診察費!這個是專業的價值,也是專業的尊嚴!

少了醫師的診斷、解讀與建議的註記,其實,即使其他醫師看到了報告,他也無法深入的給你解說與建議!這也是專科之間的差別。

如果病人吵一吵、或投訴或投書媒體,醫師、醫院、主管機關,任何一方就想要息事寧人,那麼醫療的專業只有繼續被踐踏的份!

病人被健保寵慣就算,現在竟然連看自費門診的病人,也有這種觀念?我只是問問,為什麼要收掛號費?

問題是,你雖然只是問問,但是回答你的人,可不是阿貓阿狗隨便就可以回答你的啊!回答你的人,首先必須拼聯考,考上醫學系、努力念七年畢業、再過撐五年住院醫師訓練考取專科醫師執照、然後再累積多年的行醫經驗,才有資格回答你啊!

但是,很多病人不瞭解,他們只是想要如何省錢!
於是在主管機關的德政之下,他可以不必掛號,就花幾塊錢,拷貝檢查報告,再拿著報告,到網路上「問醫生」!一般抽血檢查,或許沒什麼大問題,但是,比較專業的報告,有時候是要看原始影像、有時候是要搭配其他檢查/病史/理學檢查一起綜合判斷,那麼,你在網路上問的醫生,在缺乏足夠的資訊底下,極有可能只能敷衍的跟你說明,或者可能會錯誤的判讀!例如,此次抽血或檢查結果正常,但是,以你的家屬史,原醫師會建議你一定要再隔一定時間再回診追蹤。但是,被你隨便問的醫生,只能就報告上的「正常」跟你說明,但是不會提醒你要再回診追蹤!

而且,以現在的醫療環境,正牌的醫生,大多數都不太輕易對陌生人解釋病情,如果你遇到這麼一位熱心解答的醫生,那麼,你倒是要擔心是否遇到了詐騙的!為了省下這些掛號費或是診察費,你可能會耽誤自己的病情,得不償失啊!

有些更「聰明」的病人,就會在醫生看門診時,打電話來問自己的報告!當然,因為他已掛號,醫生當然可以看到他的報告,如果願意的話,也可以在電話上向他說明。但是,這麼做,卻是在干擾看診,也在剝奪其他病人看診的時間,是非常自私的行為!所以,我覺得,醫生一定也要堅持,不能這麼讓他們得逞!
他們以為這樣是賺到了?其實不然!

在電話上說明,和在診間「看圖」說明,其實是差很多的!
另外就是,在電話裡跟你說的一切,並不會被記錄到你的病歷中!
所以,你下次看診時,無論是同一位醫師,或是其他醫師,並不知道有這次的說明,或是你補充的其他資訊,等於說,你失去了一次的記錄!而這次的記錄重不重要?有沒有可能因為失去了「這片拼圖」,而讓你受到傷害?不知道!你也只能祈禱不會!

【舉個例子來說】
你的腹部超音波報告寫著有一顆1.5公分的結節,看起來像血管瘤,建議你要追蹤,你在網路上找到熱心的醫師問他,他說沒關係,那是良性的!於是你就放心了,而且還沾沾自喜的以為自己賺到了!
結果呢?你是B型肝炎的帶原者、肝癌高危險族群,應該定期的追蹤超音波,即使這次正常,也應該要回診追蹤,但是,你這次因為省下了掛號費,不知道還要回來追蹤!而且,你上一次的超音波,雖然也有看到疑是血管瘤的病灶,但是,那時候只有0.5公分,但是,你自己也忘了!而你「從路邊揀來」的熱心醫生,當然也不可能知道這件事。於是,你原來以為的「良性」腫瘤,實際上已經悄悄的在長大了!
當你還以為自己賺到時,這一年來,體重漸漸減輕、人也越來越黃了,再次就醫時,就已經是肝癌末期了!

當初,如果你不是為了省掛號費,有去回診,醫師就會為你安排進一步的檢查,提早發現;或者是在下一次的追蹤時發現,也還有機會提早治療!但是,你卻是選擇省錢,自以為聰明的省錢!

你說,哪有這麼巧合的事?

我來告訴你:
醫療上出現的「悔不當初」,大部分都是因為「鐵齒」與「巧合」造成的!


所以,當你自以為聰明的省下掛號費/診察費時,你已經不僅僅在無形中踐踏了醫療專業,更有可能已經讓自己處在危險的處境中而不自知!

醫生你還記得我嗎?

 
在門診,醫師親切的和病人聊著。
「阿桑,你上次說你媳婦快要生了,是生男的還是生女的啊?」
阿嬤的女兒心想:「這個醫生人真親切,而且記性超好的!跟他說過的事都記得。上次來,他也問我們家裡老狗去世的事。」
女兒:「醫生你對媽媽真好,媽媽的病況你最瞭解了,媽媽最信任你,你一請假,媽媽就一定要等到你回來才看。我可不可以跟你要個手機號碼,如果媽媽有什麼問題,我可以隨時打手機跟你請教!」(隨時耶?醫生娘可能都沒辦法隨時找到醫生啦~)
醫生:「我平時都很忙,很少在接手機….」(醫生通常都會這麼委婉的拒絕)

大部分時候,並不是醫生對你特別好,而是他對每一位病人都這麼視病猶親!
醫生的每個門診都看那麼多病人,他若會記得每一位病人,那就真的是超人!
醫生通常都不會記得!(如果醫生記得,那一定是你人很好! ^_^
「可是,我上次在路上遇到他,他都還跟我打招呼啊!」
嗯,對所有打招呼的人,點頭微笑回應,應該是基本的禮貌,無論是否記得對方是誰。
「可是,我跟他說過的事,他都記得啊!」
嗯,這只要在病歷/電腦上有註記就可以了!看到病歷,醫生自然記得你所說過的事,但是,在路上可不要隨便問他:「醫生,你還記得我嗎?」以免尷尬!

所以,除非是很熟的老病人,要不然,在路上、在病房、或在電話中,不要和醫生討論病情,他絕對沒辦法把「人」和「病」兜起來!因為,醫生必須要打開電腦中你的病歷,才會知道你是誰!

這個是一般病人很常犯的錯誤!
在路上攔截醫師、或是在臉書上、或是在電話中和醫師討論病情,那可是會很尷尬的!醫師他不能告訴你,他忘了你的情況,又不能隨便跟你說,所以,通常就會很含糊的跟你簡單的說一說。所以,下次就不要再這樣為難醫生了!要和醫生討論病情,還是乖乖的掛號吧!(等他把你的病歷調出來看)

這也是難免,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最重要的,別人都要記得自己的事。
尤其是VIP,都認為:上個月經過公關特別介紹,插隊來看過醫生了,醫生一定對他的病況特別有印象!那就錯了,每天經過這樣的「流程」來看病的,不在少數!醫生只是比較客氣,讓你覺得自己有比較「尊貴」而已!再說,你認為自己的病況很特別,那是因為你少見多怪!醫生在一個門診當中,搞不好就有二三十個病人的病情,就跟你差不多(尤其是名醫),所以,在沒有看到病歷的註記以前,我敢保證,醫師其實不知道你是誰!

再來談談,為什麼不該跟你的醫師要手機號碼?

醫師在上班時間,不是查房、看門診、手術,就是在開會,實際上他並沒什麼時間可以接電話!一旦接了電話,也可能是打斷了另一個病人的治療或說明!試想想,如果你是那個病人,你會希望醫生中斷和你的談話,去接手機嗎?(除非是醫院內的緊急電話)所以,在醫院內,大部分不急的事,都會用簡訊傳呼,等醫生有空時再看!醫生也都會交待家人,若沒有急事,不要在上班時間打電話給他(至少我是這麼做的)

再來,你和醫生所建立的醫療契約,實際上僅限於在診間或住院其間,在下班後、出院後或門診後,醫生並沒有義務需要為你解決醫療問題,這應該是基本的常識!不是替你看了一次病,就要提供終身的「售後服務」。

所以,下次,請別再向醫師要電話了!
在路上如果遇到了,就禮貌性的打個招呼就好,千萬不要問他「醫生你還記得我嗎?」

如果醫生能叫出你的名字,那一定是你人很好!

臉書分享影片 為教育做公益

你知道PowerPoint可以做出什麼樣讓你掉下巴的動畫影片嗎?
你想看看大家搶破頭都要上的「台大簡報課」,成果如何嗎?
更重要的是,透過臉書的分享,你可以為台灣的教育,貢獻一點力量!
為了孩子的教育,不要再分享腥羶色的新聞了,分享這一則吧!
為了不要被人家說你閒閒的一直在玩臉書,做點有意義的事,分享這一則吧!
分享出去,讓百萬人看到「均一教育平台」、「為臺灣而教」、「DFC 臺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」,努力為為臺灣教育所做的事。

以下內容來自葉丙成教授
【每日臉書三分享,一起為教育做公益!】
臺灣有一群很可愛的年輕人,他們看到臺灣教育許多令人憂心的問題。他們選擇了不坐視,放棄世俗爸媽認定的高薪工作機會,全心全力的投入「均一教育平台」、「為臺灣而教」、「DFC 臺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」,努力為為臺灣教育付出。
為了解決教育資源的落差、偏鄉教育的嚴重問題、臺灣孩子解決問題的低落,他們用心耕耘,幫助了許多人。他們做出了許多好東西、好服務,但社會上還是有很多人不瞭解、甚至是誤解。
我們能幫助他們的最好方法,就是讓更多人知道他們做的事情對臺灣有多重要!
現在大家即使不花錢,也可以為臺灣教育盡一份力。台大簡報課的同學為了幫助他們,過去這三週焚膏繼晷、熬夜爆肝,為這些熱血的公益組織,用 PowerPoint 做出了 25 部資訊視覺動畫。 在接下來的八天,我們每天會分享出 3 部影片。
在此,Benson 請求臉書上的朋友、學生、還有不認識但透過臉書文章結緣的大家,我們一起來幫助那些熱血投入臺灣教育的公益基金會的熱血夥伴們,讓他們的理念透過您分享台大同學所做的影片,被更多臺灣社會上的人看到。
我們希望能讓更多人知道如何利用他們的資源,幫助更多需要被幫助的人!
如果您認同,也願意幫助這些為臺灣默默付出的公益夥伴,請大家每天看到我們新 post  3 部影片,舉手之勞,每天幫我們分享其中 2-3 部給更多人看到。
希望大家能幫我們,在這八天能一起創造出超過百萬人次看到這些理念的機會!感謝大家!!

影片連結



「步」隊新知:三種測量方式的比較



最近,臉書上由邱建主任,成立一支「步」隊,使用Withings Healthmate App進行計步比賽,我也加入這個「計步生死鬥」。

之前介紹過米手環對於計步在日常動時會高估約30(這是必然的,因為很多時候你是手動腳沒動!),但是在真正步行時它的表現如何呢?

後來,我就使用mySports App來記錄行走距離,而不在管步數了。mySports 需要使用GPS,可以知道行走路線,也比較能準確的估計行走距離與配速。

那麼,Withings、小米、mySports這三者,若同時使用,比較起來如何呢?

小弟就在昨天冒雨為大家測試!(其實是因為步數被主婦超前了,面子掛不住,要去補步數啦~)
首先小米對步數的估計比Withings低,我認為是小米低估了,因為小米是戴在手上,而我的手機是放在褲袋內的。可能的原因是,在小跑步時,手揮動得次數比較少?所以,小米手環若要正確計步,還是應該要戴在腳上,變成小米腳環啦~但是,因為小米的錶帶不夠長,所以可以把它塞進襪子裡,其實就可以了!

另外,對於距離的估計,WithingsmySports比較一致,所以,我在猜測,WithingsGPS開啟時,也會使用到GPS定位所回饋的資訊來估算距離。而小米在距離的估算,雖然比較少,但是,在經過步數的校正之後,其實是差不多的(6.31km)。

至於對卡路里消耗的估計,則是Withings最高!而小米在步數的校正後,則比較接近mySports的估計(433大卡)。所以,到底是哪一個比較準確呢?則無從得知!但是,Withings肯定是最歡樂,讓人最有成就感!


個人覺得,能和臉書上的朋友,一起使用Withings可以彼此鼓勵,比較有趣!歡迎加入我們的「步」隊,來進行計步生死鬥吧!

我們能接受這樣的報導嗎?


2015.10.14 國內媒體報導:
「護士不願口對口施救 養老院老翁身亡」
首先,要澄清的是:這不是發生在台灣!
當然,記者會不會希望讀者一看到標題,就誤以為「靠!怎麼台灣醫界又發生這麼離譜的事?」,我不知道!

這事是發生在澳洲!而且還是在2011年!
這樣的外電新聞,除了可能產生誤會、污名化國內醫療人員以外,我看不出來對國人的「知」有什麼實質上的意義!

好吧!那我們在看一下內容,看看原始新聞是怎麼寫的?國內媒體又是怎麼寫的?
國內媒體報導: 
「澳洲84歲養老院老翁伍德(Brian Wood)用餐時噎到斷氣,死因調查報告發現,養老院護士不願在沒有口罩隔離的情況下對他急救,院方疑有疏失。

原始報導:
An inquest into the choking death of an 84-year-old nursing home resident has heard the man was not given CPR - partly because a nurse didn't want to give him mouth-to-mouth without a mask.
報導中寫到,護士不進行CPR,「部分」原因是因為沒有單向口罩,並不是「因為沒有口罩就不做CPR
那為什麼不進行CPR呢?
Pixie Stott, the registered nurse on duty, told the court that the facility's policy was to call an ambulance for serious medical emergencies and not do CPR.
因為,「不進行CPR」是這家安養機構的政策,機構規定:重大急症只負責叫救護車,不進行CPR
所以,如果有錯,也是機構的錯啊!怎麼會是護士呢!

再看看國內媒體怎麼寫?
「當班護士史托特(Pixie Stott不願在沒有口罩阻隔的情況下,替伍德實施口對口人工呼吸。史托特向法官表示,該院的標準急救流程是報案,而非施救。」

你覺得這種寫法,跟原始報導「差不多」嗎?

我們再來看看澳洲Yahoo的更詳盡的報導:
Ms Stott said policies had changed at the facility, and staff are now expected to perform CPR when needed and had been trained to do so. They also had one-way masks, she said.
"If we'd been where we are now ... I would have done CPR," Ms Stott said.
此次事件之後,機構的政策改變了,規定員工在需要時,要進行CPR,也給予她們訓練,並備有單向面罩。護士表示:如果是依目前的規定與設備,我會進行CPR的。

所以,你看到這裡,你還能同意這樣的新聞標題嗎?
「護士不願口對口施救 養老院老翁身亡」

好再來看看國內媒體的這句:
「救護員到場15分鐘後宣布伍德不治。」
原始的寫法:
Brian Keith Wood was declared dead by paramedics who arrived 15 minutes after being called to the Sarah Hardey Nursing Home in Kelmscott, Perth, on New Year's Day, 2011.
是在「報案15分鐘後」,救護員抵達現場時,直接宣佈死亡,也沒有進行CPR啊!國外的救護員,是可以直決定不CPR就宣死亡的。(但是,這樣的情況,在國內可還是會CPR,然後送醫)
所以,不是救護員到場後15分才宣佈死亡的!
寫「到場後15分鐘」才宣佈,是否就在暗示到場後「有處理」或「有急救」呢?

照護員其實有進行拍背並用手指移除部分的土司,
護士也有使用抽痰管抽吸,但是沒有抽出什麼。

其實,我相信,如果不是機構的規定,護士一定會CPR,即使沒有口罩,也可以單獨進行壓胸(這也是BLS建議的啊!)她連壓胸也沒進行,就是因為遵守機構的規定。不是因為沒有口罩,不能進行口對口呼吸,所以就連壓胸也乾脆不進行了!

結論
因為是機構規定「只要叫救護車,不進行CPR」,護士才沒做CPR的!而且,因為是規定不做,所以也沒有提供裝備!護士是依規定沒做CPR,「沒有防護裝備」只是部分原因,導致她不進行CPR!(她也說了:如果是依目前的規定與設備,我是會進行CPR的。

這樣的說明,跟你一開始看到標題的感受一樣嗎?

無限制的揮霍,誰會先耗竭?

世界上最有錢的國家(卡達),
世界上最便宜的醫療(台灣),
無限制的揮霍,誰會先耗竭?
 
誰才是夕陽日下?卡達的財富?還是台灣的醫療?

卡達的面積是11萬平方公里,大約是台灣的三分之一,但是,國內的水域卻是0%!一個水比汽油貴的國家!一瓶330mL的礦泉水和一公升的汽油售價一樣!

這個國家雖然嚴重缺水,但是老天爺卻很照顧它:在1940年代,給它挖掘出石油和天然氣,從此,這個國家的人均GDP躍升為全世界第一,超過14萬美金!從一個以捕魚和養珍珠為主的窮國家,一夕之間成為世界上的主要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國,故事就像是後院挖出黃金或是繼承大筆遺產的暴發戶一樣~

你說他們很富有,的確是!
你要很酸葡萄的說他們窮得只剩下錢,也可以!
總之,他們盡可能用錢解決所有問題!

說他們國內沒有綠地或樹木嗎?
那麼他們就種給你看!
對於一個年雨量只有100mm的國家,栽種花草樹木當然是要花很多錢的!
他們在土壤中埋下許許多多的水管,日以繼夜的「給水」,才能維持一花一草~
導遊說,要看這家人有沒有錢,看他們家門前的「植物」有多少!
 
埋在土壤中的水管

這片草原得花費多少錢來維護?

他們醫療沒有很發達?
沒關係,人民只要到國外就醫的所有費用,都由政府買單!
他們教育沒有很進步?
沒關係,人民到國外進修的費用,全部國家出,回國還送一塊地讓你蓋房子。
所以,免稅、免付水電費這種小事,您也就不必太訝異了吧?
會場外都可以看到一整排「怠速」的車子~
場外40幾度,場內10幾度,我們的衣服是濕了又乾、乾了又濕!
飯電內,離開房間時,電源不會自動切斷!
為什麼這麼泿費?反正,他們最不缺的,就是能源!

那他們做什麼工作?
幾乎都是公務員,或是高階主管!
他們還有一種工作叫做當「保人」,也就「英英沒代誌」(閒閒沒事),因為外國人到卡達工作或做生意,都需要當地人當「保人」,領取一定的費用或是分紅。對!就是插乾股啦~ 所以,你可以看到當地人,什麼事都不必做,就可以是10幾家公司的「股東」,年收入超過450萬台幣!

那你會問,這個國家的工作,誰來做呢?外勞!沒錯,各種工作都是外國人在做,藍領的、白領的都是!從機場服務人員、計程車司機、餐廳服務、展場服務、工地、軍隊…. 全部都是!
粉紅車頂的計程車,女性駕駛,限定女生才能搭乘

卡達人口228萬,本國人只占不到15%
也就是在卡達,每8個人當中才有1個是本國人!
換另一種說法就是:每一位卡達人有7位外國人在「服務」!你要說服伺也行!
那你說,我要趕快來當卡達人!
哈!你想看看,這麼好康,可能嗎?

有錢,但是沒有人知道,怎麼辦?
那就是花大錢爭取國際知名度:舉辦各種大型國際活動,像是2006年的亞運、2020的世界杯足球賽(估計要花2000億美金)!
當然還有這次的ISQua年會。
 
今年32屆的ISQua在卡達首都Doha舉行
在卡達,無論你走到哪,都在大興土木,蓋高樓、蓋捷運、蓋球場
雖然建築物千遍一律都是土黃色的!很單調,對不對?因為無論原先漆上什麼顏色,一段時間之後,經過沙塵的堆積,都會是「土黃色」的!
 
這區的建築算是比較有變化的了

伊斯蘭博物館-貝律銘的設計,像是蒙面的女人

在卡達國際會議廳(QNC)裡,除了ISQua,還有一場軍火展及一場大學畢業典禮。 你不時會看到這樣的場景:會場到門口的短短一兩百公尺,穿梭著電動車接送賓客,上面坐著一位胖胖的、穿著學士服的年輕人,可以說看起來你不會使用「青年才俊」這種形容詞的人,身後坐著兩位更胖、看起來像是父母的人,當然,他們是一人坐「一排」的!
 
會場中庭的大蜘蛛

科學園區的達文西研發與教學中心

值得收藏的星巴克城市杯

你會不會羡慕他們?
還是會為他們擔心?
等到石油開採完了,他們還剩什麼?
他們的健康如何?
我想,如果他們有遠見,應該已經規劃好轉型了!
如果還沒有,他們還有好「幾代」可以思考!

不過,我們倒是可以來想想,台灣有沒有什麼資源?
台灣有多少資源可以來支付龐大「不必再工作」的退休人員?

我們有多少資源,可以像他們揮霍能源一樣的,來揮霍「醫療資源」?
可以肯定的,我們的醫療資源會比他們的能源更早耗竭!
我們有在擔心嗎?政府沒在怕的!
對了~聽說選舉到了,政府要來調降健保費了?
你說政黨難道不必顧及醫療人員的選票嗎?

32萬醫療人員與2000萬其他人民的選票,你覺得想執政的人,會犧牲誰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