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島事件:你為何不挺醫師,要縱容奧客?


綠島事件:你為何不挺醫師,要縱容奧客?

前文:綠島小妹妹額頭受傷的兩輸局面,如何解?

我的上一篇文章貼出後,有醫界同仁私下向我反應,為何不挺醫師?為何要縱容奧客?

為何不挺醫師?為何要縱容奧客?
首先本人當然非常肯定、也很敬佩綠島陳醫師的付出,這是無庸置疑的。也不覺得她有任何做錯的地方,只是不捨她這麼認真努力,還要被公審。個人是希望能夠思考「如何讓認真付出的醫師,可以不必被這樣公審」,因此想要以「情緒面」來解這個題,創造雙贏!

醫療人員面對這樣醫病緊張的場景,不是應該要思考如何雙贏?而不只是據理力爭,造成兩敗俱傷吧?

什麼是雙贏?
就是小朋友可以獲得治療、媽媽情緒獲得平伏、醫師可以休息吃飯、綠島還有醫師願意留下!在這個大前提之下,一起來努力!
我希望民眾不要跟著公審醫生,但是也不必去罵媽媽。我們要思考的是,能不能從情緒面來解這個題?

教醫師處理家屬情緒,就是挺醫師
因為認真付出的醫師值得!
為何要教醫師如何處病家的情緒?
而不是教病人如何尊重醫療專業?
其實都要!只是我比較心疼努力付出的醫師,想要和同業分享~
另外,醫師只要繼續執業,將來再遇到相同的情境的機會不會少。

媽媽她如果是慣性奧客,以後自然會遇到「教訓」她的人,我們眼前要處理的,是以上所說的雙贏。

醫病本來就應該是同一個陣線,而不是站在對立面。
同理媽媽的焦慮擔心、處理她的情緒,也是我們醫療的專業之一。

我情願相信媽媽是一時心急、她的內疚自責沒有獲得解除才這樣發作的!實在沒有必要幫媽媽貼上「奧客」的標籤,或者在醫療現場直接去引爆她的「奧性」!

2 則留言:

  1. 陳醫師您好
    兩篇文章我都看完了,分析得很完整了,而且就過去的經驗,這個方法也的確有很好的效果,但也因為夠完整、夠有效了,問您這個問題才有價值

    為什麼我要這麼做?

    其實與其說是要問您這個問題,不如說是自己被問了但答不出來
    這些東西在現在學校的倫理、溝通等課程都有教很多了,從各種角度分析解釋,作後再給出合適的、建議的一套做法,我也相信考得上醫學院的學弟妹們都聽得懂
    但偶爾會在講到口乾舌燥,所有的優缺點都鋪陳過一遍後,被問到以下的問題:

    以上都可以理解,但我還是不理解為什麼我要這麼做?
    我又不是來應徵演員的?我懂了也做不來、做不好啊?
    雖然都有成功案例,但人心複雜,我這們做有保證成功嗎?如果沒有,何苦?
   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浪費教育資源和時間來教早就懂的東西,而不是把這些精力花在教育病人如何正確的看醫生?
    更偏激、太過功利的就省略好了

    我能做的大概就是幫助發問者把情緒抽離,心平氣和、純粹疑惑的角度再發問一次類似的問題...
    因為把所有能講的、能討論的都說完了,所以常常最後只能這樣回答:「如果以上的內容,都還是無法說服你,那我真的也不知道我為什麼一定要你這麼做,這沒有標準答案,你可以好好再想想,不過,不同的因會對應不同的果,我相信你也能明白。」(←最後連宗教都搬出來用了...)
    這個回答我說過了好幾遍了,每次說,每次都覺得是一個爛的透頂的回答

    不知道陳醫師有沒有其他的建議或想法?(如果能和宗教無關更好)

    謝謝

    迷茫於醫學倫理的人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1. 當然不要過度期待這樣的做法,100%有效,但是80-90%的場景都有幫助,夠不夠呢?難道你現在都只學100%有效的東西?那你告訴我,你學了什麼是100%有用的東西?
      2. 為什麼要假設所有的病人/家屬都是奧客呢?其實,奧客所占的比例真的不高。有這樣的預設立場,就已經決定醫病是站在對立的兩邊,就不必談什麼溝通。
      3. 這是心態上的問題。當你還沒有真正的投入,真正的從「關懷」出發去說明,去幫助病人或家屬,那麼,你就會覺得自己是在「演」的,那麼,當然會痛苦。當你預設他們都是奧客時,你當然會不爽去「招呼」他們。
      4. 為什麼不去教病人?當然要教。但是,要在他們聽得下去的時候教!而不是在他們很不爽的時候教,他們根本聽不下去。再來,我比較關心醫療人員,我比較關心你,我不希望你受到傷害,我不希望你的熱情被澆熄,所以,我選擇先教你。

      刪除